close

以逸待勞 以逸待勞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四計。

 

 

原文為:「困敵之勢,不以戰;損剛益柔。」此計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,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,使之由強變弱,而我方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,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,同樣可以制勝。在作戰中,「以逸待勞」就表現在自己養精蓄銳,待敵疲勞混亂時,乘機出擊取勝。



典故


來自《孫子軍爭篇》:「故三軍可奪氣,將軍可奪心。是故朝氣銳,晝氣惰,暮氣歸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,此治氣者也。以治待亂,以靜待嘩,此治心者也。以近待遠,以佚(同逸)待勞,以飽待飢,此治力者也。


又《孫子虛實篇》:「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(同逸),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。故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於人」原意是說,凡是先到戰場面等待敵人的,就從容、主動,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,一定會疲勞、被動。所以,善於指揮作戰的人,總是調動敵人,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。



以逸待勞

左傳:

中曹劌論戰也是相當好的以逸待勞例子:

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部兵車出發,在長勺

齊軍作戰。莊公準備擂鼓進攻。

曹劌說:還不行 」齊軍擂過三次鼓後,

曹劌說:「現在可以擂鼓進攻了。」齊軍大敗,潰不成軍。接著魯莊公準備下令乘勝追擊齊軍,曹劌說:「還不行 」曹劌先下車察看齊軍兵車車輪的軌跡,又登上車前橫木向遠處瞭望。曹劌說:「可以追擊了。 」於是就追擊齊軍。戰勝齊軍之後,魯莊公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
 

曹劌回答說:打仗靠的是勇猛的士氣。第一次擂鼓正是士氣最旺盛的時候,第二次擂鼓士氣就衰退了,等到第三次擂鼓士氣就衰竭耗盡了。齊軍勇氣消竭,我軍鬥志旺盛,所以打敗了他們。但是大國的虛實難以猜測,我怕齊軍設有埋伏。後來我近看他們的兵車的軌跡混亂,遠看他們的旌旗已經倒下,確定齊軍是真的落敗,才決定繼續追擊。

孫子兵法:始計篇第一說:如果敵人的將領易於發怒,那就想方設法挑逗他,使他激怒而失去理智、輕舉妄動;如果敵人休整得充分,那就要設法使敵人疲憊。」以逸待勞,成語典釋義:「採取守勢,養精蓄銳,待敵方疲倦、實力削弱時,再予以痛擊。」法正和曹劌深得箇中之道。由此看來,以逸待勞深具正面涵義。


守株待兔則不然:「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。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,不知變通。 」《韓非子·五蠹》記載: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,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,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想要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,成功不是這麼垂手可得的。

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